山公初与此山识,给谏依稀似旧时。紫壳正垂秋日艳,白云先到碧峰嵋。
油柑易嚼回生味,石磴难攀着袜移。欲许初平身未遂,苍生事业总堪期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剡县有佳处,吾行无定期。横塘供晚钓,孤店具晨炊。
约客同看竹,留僧与对棋。人生得自在,更老未为迟。
春工试手雨初晴,遥见莓莓曲埭青。间道东陂新涨好,来将衰发照星星。
从他白发病中生,浊酒宁知世上情。才到蓬蒿人自转,非干仲蔚欲逃名。
千年白鹿地,今有佛楼台。
昨日到山下,衔花犹出来。
闻道秋来过别居,秋风应已入琴书。
草玄正要一区宅。入蜀何须驷马车。
方召全才出禁中,一时赞翊尽豪雄。读书已破几万卷,陷阵今收第一功。
桂水霜清森画戟,田阳灰烬捲秋蓬。华风悉变雕椎旧,白雉何须九译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