费然春色满乾坤,穆穆熙熙此处尊。近说东风花信转,熙熙穆穆付儿孙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豪宗相承籍,遗懿本驯良。
夫息遵慈芘,汙莱化阜康。
杯棬留燕机,丹篆勒阴堂。
愈愈垂青紫,诜诜庆祚长。
陶令移居处,城南住几家。荒村隔溪问,茅栋晓林遮。
对酒心还壮,论诗日又斜。不愁回路晚,明月戍楼赊。
风扫长空积雨晴,短槐疏柳乱蝉鸣。沙头鸥鸟寻常去,江上蘼芜日夜生。
嘉树有蹊荒藓合,好山无数断云横。却怀九曲餐霞客,独抱寒蟾溯紫清。
三山蓬阆近,贺白是仙才。
去领宗盟事,知从韦素来。
几人留北阙,独棹向南台。
踏雨江头别,西陵潮已回。
明时薇省重词臣,南望章江兴转新。天上彩云随去鹢,域中庐岳待高人。
滕王阁敞千峰晓,徐孺亭孤万木春。独恨支离荒塞北,未知何日挹清尘。
不负登临兴,新晴曙色分。山泉红到地,江树碧于云。
帆远当楼见,钟寒隔坞闻。乡关杳何处,烟霭自氤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