顿修欲掩关汉阳峰寄之

廿年同学许同心,南北东西直至今。岂为再苏求阒寂,不堪牢落委浮沉。

云侵古桧形犹剥,雪照孤僧意独深。我已尘埃风满面,只教人在水边寻。

释今无
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
猜你喜欢

谷雨风前,占淑景、名花独秀。露国色仙姿,品流第一,春工成就。罗帏护日金泥皱。映霞腮动檀痕溜。长记得天上,瑶池阆苑曾有。
千匝绕、红玉阑干,愁只恐、朝云难久。须款折、绣囊剩戴,细把蜂须频嗅。佳人再拜抬娇面,敛红巾、捧金杯酒。献千千寿。愿长恁、天香满袖。

穷途邂逅慰吟魂,日夕相依似弟昆。怪道胸怀直洒落,虞山山色对君门。

蓟门霜气破空来,承露犹为汉室台。树隐长天天隐塞,西风愁听暮笳哀。

江南五月寒如许,惊心又移芳序。梅子初黄,冰荷渐展,倦客谁题纨素。

薰笼频贮。但镇日、惟消水沉烟缕。重试春衣,如今那是旧情绪。

莺声尚留深树。笑耽诗殢酒,懒寻青羽。润遍红绢,香消珠络,转忆萧娘眉妩。

层楼凝伫。挨不到黄昏,便添凄楚。暮霭沉沉,远天都是雨。

台下衣冠已化尘,台前颜色尚如新。

林泉合是修行社,岩穴谁非避世人。

好鸟岂知当日事,幽花何似昔时春。

老僧不解论今古,应笑徘徊问隐沦。

绿鬓香罗著绣鞋,玉容传粉手亲揩。背人对镜私偷语,昨卜金钱事可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