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鸬鹚 其三

金弹落饥鸟,寒潮变绿芜。身随閒处贱,力向苦中无。

入水全凭眼,提筐不用呼。月明归未得,刷羽向江湖。

释今无
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
猜你喜欢

世路侵寻老客颜,黄埃遮眼鬓毛班。青山未许教人去,白日何曾放我闲。

湖外今为客,方知气候分。地秋翻畏湿,江晚更蒸云。

且拟浮湘作,休传吊屈文。就中多胜事,兰芷最思君。

画舸频移,早近是、园亭秋色。门启处,临流小阁,野花幽绝。

曲槛回廊堪坐啸,一声啼鸟悠然别。更环山,面面翠崚嶒,螺千结。

芳树下,藤萝折。云根罅,苔痕缺。人生行乐耳,悲歌奚益。

徙倚竟忘归路远,松边疑有微茫月。把清尊、谁是倦游人,江南客。

结发好名山,遨游遍吴楚。

东游不到天台路,长忆兴公赋中语。

赤城焕高霞,翩然空中举。

灵溪碧草春凄凄,瀑水和风响秋雨。

我欲振金策,飘飖凌九垓。

游神不死庭,回光眺琼台。

手招丹丘人,共卧石上苔。

红颜去人不复返,老大求仙嗟已晚。

生今一去愁人心,赠生《赤城图》,听我赤城吟。

劳劳亭下一杯酒,离愁万里生秋阴。

客车明日当早发,云帆孤飞度东越。

国清寺前千尺松,岁晚应归望山雪。

道逢寒山子,为寄相思情未绝。

山人若欲知我心,五界峰头看明月。

宫车仍跸路,陵寝却因山。天意悲风惨,皇图化日閒。

圣神三代上,礼乐百年间。北望飞龙远,髯弓动莫攀。

返照满寒流,轻舟任摇漾。支颐见千里,烟景非一状。

远岫有无中,片帆风水上。天清去鸟灭,浦迥寒沙涨。

树晚叠秋岚,江空翻宿浪。胸中千万虑,对此一清旷。

回首碧云深,佳人不可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