阁阁遥知舟欲停,几多人上岸先行。水经沸过波尤白,路渐高时石乱横。
翡翠啄鱼能独立,琉璃挂火不成明。浮生称意真难得,不是嚣声即此声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万木萧萧下,人归鳄渚秋。星河明极浦,渔火淡孤舟。
桥影双流合,山痕一发浮。乡心何处认,凉月正当头。
剡岭穷边海,君游别岭西。暮云秋水阔,寒雨夜猿啼。
地僻秦人少,山多越路迷。萧萧驱匹马,何处是兰溪。
重炉高盖拥层装,规制居然自一乡。豪客休嫌下箸处,仙家不用辟寒方。
味兼小市盘餐别,坐共严城漏水长。却有好诗如拱璧,抟工何意敢争光。
未月黄衢厄,妖遮赤道行。魄残疑近晦,食甚始生明。
奏鼓风飙惨,登坛雷雨清。搀抢犹未扫,天意岂休兵。
忠定扶神鼎,安邦不顾身。曾孙能致命,属籍岂无人。
归骨番江上,招魂霅水滨。死生均此念,老病泣遗民。
不负南徐眼,来看北固云。
金焦两山小,吴楚一江分。
雨气生沧壁,秋声起夕曛。
半生流落恨,此日重殷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