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罗学制守阃

三年能读礼,此日复谈军。甲胄威犹在,蹄轮路自分。

剑光连蚌气,笔阵战山云。勋业从兹大,高鶱列雁群。

释今无
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
猜你喜欢

人皆有离别,我别不忍道。惟应付梦幻,事已共一笑。

忆昔与仲别,秦淮汇秋潦。相望一叶舟,目断飞鸿杳。

伯兄阳羡来,万里踰烟峤。未温白鹤席,已饯罗浮晓。

江边空忍泪,我亦肝肠绕。崎岖七年中,云海用浩渺。

岂知羌村晚,惊拜杜陵老。干戈虽事异,欢喜动夷獠。

山川旧悽惨,云物今清好。不似玄都桃,秋风不堪扫。

白云深处小桥横,流水涓涓古意生。

多少升深都不见,至今留得谢公名。

高枝含烟雾,密叶张羽翼。

参差随风势,惨澹入云色。

经烟纬雨碧玲珑,碌碌微躯逐钓翁。虾蟹有缄容括纳,鲲鲸无计可牢笼。

初心未许蔑心得,不佞何惭祝姓同。骨格自知君子器,一时落赚小为功。

瀚海秋风至,萧萧木叶飞。

如何逢汉使,犹未寄征衣。

不叹千里远,难甘一信稀。

年年沙漠雁,随意得南归。

水底双鱼不上钩,粉金翻样滑如流。我无三昧诗中手,乞与君脩五凤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