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汝为官清且贤,无惭宿学即金仙。幽兰并蒂先呈瑞,驯雉孤飞更可传。
春气湿琴香自满,閒心对月韵俱妍。却同丘壑山中老,纫得秋衣向晚烟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重向金山续旧游,山形依旧屹中流。鸦群翻树瓮城晚,雁字挂空瓜步秋。
此处十年曾话别,明朝两地复生愁。长江万古东流急,归渡何人识岸头。
镜里霜髭镊数茎,长贫已分老诸生。敢言豹雾文章隐,肯为牛衣涕泪倾。
吹彻黄钟君子舌,遗将金错美人情。此身何事酬知己,名节如山晚或成。
拨开瑟瑟青萝帐,寻得磷磷白石梯。
更入云霞最深处,忘机数日遂幽栖。
霏霏含玉齿,粲粲出琼英。春色梢头见,阳和根底生。
终身守贞白,芳气得轻清。隐若飞仙佩,飘翩来上京。
试拂青萍剑,频衔白玉杯。容颜不再好,笑口几时开。
水满鱼儿出,泥香燕子来。江山千古意,临眺重徘徊。
有女衣已穿,颜色犹自好。无食未几时,呦呦哭荒草。
问之谁家女,低头未忍道。前山欲黄昏,吾行不暇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