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尽崎岖径,投南渐不毛。雨侵人面黑,山映虎声高。
随身惟笠钵,过眼尽蓬蒿。又说前途险,行人腰带刀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维岳何须咏甫申,世家今古更谁伦。只将素位承先圣,喜有仁声慰老亲。
一字可行唯用恕,四知能畏未妨贫。炎州天地回阳处,数点梅花独放春。
太平应有象,王国早生申。云捧虞渊日,天开寿域春。
千年周鼎重,百战汉兵神。侧想朝元殿,征南献凯频。
行不得也哥哥,十八滩头乱石多。东去入闽南去广,溪流湍驶岭嵯峨。
行不得也哥哥。
枝上好花无十日,松梢老叶有千年。
静中勘破人间世,醒者常愚醉者贤。
人皆犯红尘,君独嗜空翠。
红尘终有得,空翠了无味。
自众人以观,君亦少良计。
细问红尘人,轩冕蔓倒敝。
方寸万斛埃,灰土常处袂。
翻思对青山,一洗秽浊气。
始知空翠佳,千古余爽思。
何子亦何人,对此日隐几。
明涵轩窗净,影入林牖媚。
眼界括穷碧,白鸟决归眥。
青山如高人,可挹不可致。
竹枝桐叶满秋霜,愁倚栏干望草堂。过涧歇时芳草渡,绕池游处芰荷香。
应思佳客伤情远,欲诉衷情促拍忙。好是山亭宴僚友,夜深红烛映天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