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饱烟霞气,犹餐日月芒。骑驴疑制纸,叱石可成羊。
鬓绿春江水,文凌朔漠霜。痴龙珠一粒,小劫未为长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暑夕坐无寐,把君诗独谣。
才堪敌冰柱,韵不减江{虫兆}。
瘴海三年隔,风沙万里遥。
相逢欣有得,倾箧尽瑶琼。
楼居溪上凉生早,坐对城头起暮笳。打鼓泊船何处客,捣衣隔竹是谁家。玉绳低转宵初迥,银烛高烧月近斜。得意引杯须痛饮,好怀那许负年华。
天下庐山第一奇,西风楚楚送行时。
晦庵白鹿书犹在,非是游山只爱诗。
石壁虚涵云气深,水帘簌簌堕璆琳。
客来但爱幽栖好,谁识岑公万古心。
尽忠尽孝己操权,莫信人言事在天。若到临时牵一念,平生气节总徒然。
一路晴光翠影浮,层林次第接高丘,灵山爽气暑如秋。
崖畔云飞风乍起,桥头石润水横流。拈香人在诵经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