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法曾婴难,经过此地贤。文章斯道大,笔墨世人传。
岳色摇还壮,岩花映独鲜。所悲无后起,移睇欲潸然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昔别伤南浦,今归去北邙。书生空托梦,久客每思乡。
塞近边云黑,尘昏野日黄。陵谷俄迁变,松柏易荒凉。
题铭无复迹,何处验龟长。
阅遍岸花汀草,捻髭危坐渔矶。
一笑冥搜得句,溪山争吐光辉。
把酒临风酹太和,春光九十已无多。四阳壮矣阴如此,万卉凄其愁奈何。
不怕生成销铄尽,祇缘花信等闲过。欲将诗句勾晴色,南墅骚人制芰荷。
阴德仙官裔,殊勋辅相家。
山川钟秀丽,人物见雄夸。
小试丞卿月,卑棲属使华。
盖棺何太早,行路亦兴嗟。
鼎鼎千秋意,劳劳夜语传。六经谁楚汉,一击试鹰鹯。
偶觉空群马,人疑泛月船。名心消已尽,无望古今怜。
阿侬家住秦溪头,日长爱棹横湖舟。
沾云寺东花已放,义妇堰南春可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