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里三年别,风波此日归。天倾身蚤贱,道在怨应希。
秋叶霜飞冷,滩声夜听微。独惭空有意,无以送寒衣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虽设常关果是麽?开门终日有谁过。
从来不省多车辙,此际真宜置爵罗。
尚许渔樵时剥啄,偶逢风月亦婆娑。
炎炎炙手须臾事,也比柴荆较几何!
官仪全复汉,盟会竞尊周。郊野多戎垒,衣冠半客游。
地偏朋旧鲜,人老岁时遒。莫厌经过数,相看又麦秋。
晓日苍凉宿雾东,蓬莱金碧起浮空。沧溟万里排天去,人物纷纷海市中。
选楼修竹峭寒侵。按冰丝、指冷瑶琴。弹到月明时,蟾辉朗彻遥岑。
试回首、落雁沉沉。声停处,别有悠扬逸韵,暗度疏林。
只钟期难觅,山水意何深。
披襟。清风入怀抱,爱涔然、古调愔愔。出土忆号钟,廿字独矢丹忱。
感沧桑、触物惊心。念今日、但问移宫换羽,谁是知音。
况无弦、真趣三味,费研寻。
白发飘萧寄短蓬,春深杯酒忆曾同。
落花洲渚鸥迎雨,芳草池塘燕避风。
烽火此时连海上,音书何日到山中?故人别后遥相望,夜夜空随斗柄东。
一条即栗千峰雪,寒在眉梢㬉在肩。电口笑看霜汁雨,冰绳涕堕冻脓天。
侏儒苦怕雕衔去,醉汉何妨虎过前。别有元关人不到,桃花片片逆流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