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寓诸

死生雁迹共相依,南北烟霜愿不违。幸有青山分浪迹,更无红日照征衣。

投林倦鸟声偏好,入袋猢狲体渐肥。一念坐圆千劫月,老人峰下倚柴扉。

释今无
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
猜你喜欢

万里长江百尺楼,远天缥缈望中收。烟边晓市依山集,雨后春潮入郭流。

楚塞风涛千里壮,秦淮金粉六朝留。登临无限沧桑感,满目荒凉古石头。

秋风从何来,飒飒入窗牖。

残镫耿不寐,照我客颜厚。

故园岂不佳,亦颇兴怀否。

黄金桂百树,碧玉池十亩。

猿鹤响空山,亭台映疏柳。

觥筹杂野蔌,笔砚得佳友。

愁无弹鹊句,隽有持螯手。

人生行乐耳,功名有时有。

点检屐几两,土苴米五斗。

浩然归去来,成事不如酒。

泽国人烟一聚间,时看华屋出林端。巳寻竹院心源净,更上松楼眼界宽。

千古不磨唯佛法,百年多病只儒冠。相逢已定诗盟了,他日重寻想未寒。

名山标巨刹,楼阁在青冥。别路通禅窟,当轩列翠屏。

暝禽多雪色,偃树尽龙形。负土新成塔,非才愧勒铭。

虞山二少年,玉树交枝柯。春华受风雨,微怨通吟哦。

大任始忍性,世事如旋波。君其爱玉体,莫忘劳者歌。

巉岩空洞本天裁,石室分明翠积堆。似兽胜形从地起,如盘孔穴向明开。

玉龙得雨腾霄去,杵臼浮烟饭佛来。游遍金莲回首处,石床犹染药炉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