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竭珊瑚死,林深虎豹屯。无人添食钵,教我住荒村。
梦逐梅花去,形愁槁木存。长廊风寂寂,日落自关门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周礼宏深熟讨论,鸾舆造请亦登门。
虽居异壤人争慕,纵阅千年书尚存。
子山牢落去江南,赋主悲哀尚一堪。只恐秋天闻亦苦,并催红雨下霜岩。
边月如钩风似剪。钩起新愁,欲剪应难断。病酒台登山枕远。
晓来啼鸟闻孤馆。
露网行轩缘绝坂。飞浪崩崖,路逐悬崖转。仰视白云当露冕。
落梅风急笳声短。
岩下虚通上入云,众山围绕一山尊。德云只在此峰顶,童子何妨问法门。
已种稚松三百本,待移苍竹一千根。不须更学药山老,月下啸声惊远村。
多暇推南省,公来日纠纷。
执经辞断断,尊王意勤勤。
盐鼎虚黄阁,飚车已白云。
向来庭左辨,列柏想犹闻。¤
分手金台下,东南望故乡。春随三月尽,水入五湖长。
爱石焚香拜,评泉挟茗尝。风光看不了,一一付奚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