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王默庵明府 其二

但得衣襟尚有心,从教苦乐自相侵。无弦我亦怜同调,手眼依稀有素琴。

释今无
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
猜你喜欢

去去㵎中水,悠悠头上巾。岁月如飞弹,不饮生秋尘。

家有紫霞精,一回三千春。注之金荷叶,投彼寒流滨。

寒流清且驶,荷叶何逡巡。列坐藉春草,筹影乱纷缤。

当歌即成曲,逸响动潜鳞。引脰川原外,翠霭千□屯。

理深物有悟,兴极感相因。试同世人饮,谁得此中真。

偃蹇月中桂,结根依青天。天风绕月起,吹子下人间。

飘零委何处,乃落匡庐山。生为石上桂,叶如剪碧鲜。

枝干日长大,根荄日牢坚。不归天上月,空老山中年。

庐山去咸阳,道里三四千。无人为移植,得入上林园。

不及红花树,长栽温室前。

萧相关中守,元瑜邺下豪。

秋风嘶白马,路草照青袍。

地入参旗近,河连积石高。

当年兵战处,尊酒属吾曹。

亭栏下望汉江水,浮绿无风写镜明。

日脚穿云射洲影,槎头摆子出潭声。

樯帆落处远乡思,砧处动时归客情。

使者徘徊有佳兴,高吟不减谢宣城。

昔贤政多暇,学道恒山居。遗构俨像设,流风激乡闾。

时代屡迁易,胜观鞠为墟。居人伐嘉树,野火灰堂庐。

有作不肯述,益叹今人疏。始闻慕芳躅,既来乃重歔。

指顾亭台迹,叹息经营初。林涧有馀愤,曲水但空渠。

誓将理荒秽,心远力不如。勖哉同官客,勿俾初愿虚。

雨后残香何处来,飞花成阵飐苍苔。莺儿并坐枝头唤,底事东风竟不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