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宝池边菡萏香,车轮如日起扶桑。仙人自合苏门啸,寿岭其如白下长。
绕膝凤毛光灿烂,衔筹鹤意早商量。丹期赴得蓬莱约,正值新秋万壑凉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绣衣乘驿急如星,山水何妨寄野情。肯向九仙台下歇,闲听孟叟醉吟声。
禁直居仍限,篇章意屡沾。虫鱼开素帙,灯月乱疏帘。
旧事逢人说,新交与岁添。扬郎犹抱寂,吾亦爱吾潜。
不见天南尺素传,乾坤孤使若为欢。青山独上休随酒,明月重来尚倚栏。
楚北望乡何日到,汝南归骑有人看。驱车莫问王阳事,蜀道于今不是难。
沙禽亦无数,格格野塘秋。孤棹有时泊,远山相向愁。
月明乌桕树,人散白蘋洲。何处津楼上,无眠听棹讴。
玉署芸香课石经,江湖无复旧诗名。日移宫树春怀友,花落天阶晓听莺。
沧海料应流不尽,白云安得与同行。君行十八滩头路,为说相思万里情。
春来畏病不饮酒,孤负山南山北花。有客款门惊剥啄,无人追韵得车斜。
独酬砌下二三子,岂忆城南韦杜家。不畏诗穷嫌水厄,时时搜句煮新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