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别常师吉

翩翩不独盛豪华,洒翰还能灿墨花。万里楼船供綵服,百年事业走骝骅。

天存钟鼎真堪勒,地阔烟云亦自赊。此别何年再握手,相逢箬帽乞官衙。

释今无
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
猜你喜欢

登临长败兴,尘世几开颜。偿却三年债,都来半日闲。

山泉寒可汲,石磴绝难攀。半榻能分我,看书昼掩关。

闻道虚空曾解讲,信疑往决西山亮。

烟雨溟蒙藓石温,六藏影迹难寻访。

小径披榛扣竹扉,道人一见掀眉。

布衲横肩瘦如削,口持密语没停时。

云檐扫榻延居夏,白莲香散东林社。

涧水松风说苦空,不资中有生清泰。

殷勤寄问老孤松,具足门中有正宗,

灼然嫌佛不肯做,观栖不在梧桐树。

洗竹延清景,培松卫岁芳。好峰多漾翠,嘉卉袭人香。

犀玉开书札,龙蛇起混茫。微风北窗卧,真可上羲皇。

楼下公孙昔擅场,空教女子爱军装。

潼关一败吴儿喜,簇马骊山看御汤。

中年谢傅良多感,欲别能忘作恶无。

今日与公休惜别,须知元不隔江湖。

为爱山园好,芒鞵步步高。

绿针挦露韭,碧箸翦春蒿。

但得林泉趣,谁能州县劳。

何惭王孝伯,痛饮读离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