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羡难求负郭田,移家西入九嶷天。寒江自发孤帆雨,壮气全收大漠烟。
灌水桔槔机独转,谙时文字法堪传。送君无限劳人意,极目飞鸿何处边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衰病集余日,推移成老翁。
衡门隐者趣,大布古人风。
几枝呻吟里,山川莽苍中。
从来世缘薄,不是坐诗穷。
凤盖高团午荫连,岧峣苍翠上青天。交枝树底云长湿,拂雾岩前鹤正翩。
客误引车掀绿帻,僧閒卓锡听冰弦。清时不植东巡怨,风节依稀挺万年。
银河耿耿夜悠悠,怅望双星独倚楼。莫更修成仙眷属,须知一会一年愁。
自入李杨河,青山两岸多。马当峰夹险,龙渡峡流梭。
突兀一拳石,奔腾万顷波。今朝逢小至,击楫大风歌。
有客六辔濡且均,要我共看中都春。
孔林乔木故无恙,首阳高风应未泯。
亦知江山不负我,政恐风尘能涴人。
故友贻书复相过,但祝自爱千金身。
片舫飞云色,来时绕百蛮。巳游北极遍,仍向五湖还。
采药桄榔浦,诛茅薜荔山。高风落桂海,直拟谢公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