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君丰骨最相宜,特出仙庭伴素姿。舞影且看三岛远,依人独与七贤期。
玉箫听彻原非梦,华柱啼残欲向谁。不寂不喧官署好,此中怀抱任离披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新丰之酒美如饴,父老太王并醉时。若匪豫亲宁有此,分羹聊得掩前亏。
流涕登坛想誓师,伤心裹革竟无尸。一门血化殷家井,六尺孤存赵氏儿。
祠庙全家馨俎豆,丹青异代仰须眉。遗编定有龙蛇护,正气长存信国诗。
童子携竹器,摝去池中萍。
见鱼故已佳,水底林峦青。
复呼荷锄者,剃草汛我庭。
蛇蚓无留藏,行径免露零。
划秽致洁净,拨翳生皛荧。
朗月明其抟,古镜还精灵。
语寂理已会,虑澹神自冥。
白发一老翁,兀然坐孤亭。
青山无逸人,忽觉大国贫。良玉沉幽泉,名为天下珍。
野性疏时俗,再拜乃从军。气高终不合,去如镜上尘。
我初有章句,相合者唯君。今来吊嗣子,对陇烧新文。
耕者废其耜,爨者绝其薪。苟无新衣裳,曷用光我身。
奠酒徒拜手,哀怀安能陈。徒保金石韵,千载人所闻。
曾记吹箫学凤鸣,碧云深处度秋声。谁携一片潇湘影,写作江南万里情。
此身江海寄天游,一落红尘不易收。
未许相如还蜀道,空教何逊在扬州。
又惊白酒催黄菊,尚喜朱颜映黑头。
火急著书千古事,虞卿应未厌穷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