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国春风早,君行及上京。材当求圣主,学本为苍生。
写月名尤俊,闻经意更诚。吾师归隐处,来往仗前程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北崖玄武暮,黕黑如积铁。东厓劫火馀,绚烂开锦缬。
就中岭头一峰凸朴奇,剩费寒云几千叠。摩围可望不可到,青壁无梯猿叫绝。
林烟日射彩翠新,跬步疑有黄金阙。画工胸次墨汁满,那得冰壶贮秋月。
直须潮阳老笔回万牛,露顶张颠挥醉帖。石门细路无涧泉,行人饥渴挽不前。
辛苦黄榆三十里,岂知却有看山缘。
徙倚郊台酒半醺,千年陈迹草纷纷。风烟又与行春别,秀色平将宝积分。
水落平湖洲乱吐,天垂四野日初曛。春山何似秋山好,红叶青松锁白云。
偶送邻翁语隔溪,遥瞻骑从识儒衣。九天远达尚书命,野水荒山倍益辉。
杨柳烟含灞岸春,年年攀折为行人。
好风若借低枝便,莫遣青丝扫路尘。
翻头作尾掉枯藤,腊月花开更造冰。
何似清歌倚桃李,一炉沈水醉红灯。
淼淼淮河流,东行过新息。方舟济斜阳,悠然见桐柏。
雾合青山低,霜侵绿蘋歇。缅怀仲宣赋,邈把瑶芬撷。
归周问潜鼎,悼魏嗟沉璧。灵涛逐奔雷,惊风舞飘叶。
出颖当何期,鸣笳临路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