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名画元不出画工,善书决不属书史。
子春伯牙非伶官,古能琴者必君子。
枕流漱石今孙郎,电眸冰齿霜髯张。
洒埽书室焚古香,信手为吾调宫商。
琮琮琤琤泉落涧,嗈嗈喈喈鸿度汉。
从容整暇未肯忙,小俟吟猱观抑按。
急如快剑斫蛇分两截,琉璃瓶碎玉簪折。
似有鸾胶再补完,细视冰弦元不绝。
又如电走雹飞驱霹雳,老树百丈龙爪入。
得非獭髓灭瘢痕,依旧乌桐净如拭。
睥眺黠鼠伏狸奴,杀机一动与之俱。
鹰扬颇类师尚父,牧野秉钺行天诛。
临河而闻杀鸣犊,曳轮不往反乎覆。
许由不受尧天下,一瓢虽无吾亦足。
圣门此意传不传,耿耿精灵月在天。
孙郎何处得授受,长江秋霁印婵娟。
五音本无根舌齿,六律发挥凭手指。
音律之外求七情,万变悉从心上起。
孙郎胸次夫何如,贮储古今万卷余。
孰谓七弦轸上之神圣,不本二尺檠边之功夫。
少年学琴欲学渠,勿但弹琴当读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