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天澄霁祝炎方,划断鲸鲵一剑光。堪笑棘津人尚拙,区区犹自说银璜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目断江横,相思字、难凭雁足。从别后、倦歌慵绣,悄无拘束。烟柳翠迷星眼恨,露桃红沁霞腮肉。傍琐窗、终日对文枰,翻新局。频暗把,归期卜。芳草恨,阑干曲。谢多情海燕,伴愁华屋。明月自圆双蝶梦,彩云空伴孤鸾宿。任画帘、不卷玉钩闲,扬花扑。
剪烛春宵射覆工,相思骰子赌珍珑。眼波敏捷回身溜,眉语聪明对面通。
险计欲拚孤注博,良媒拟策赐绋功。此生定有双飞分,落手全盆轻六红。
岁去无踪杳莫寻,百壶春酒且重斟。丹颜绿鬓随年改,密咏恬吟坐夜深。
六合之中皆寄旅,一杯以外听浮沈。纷纷时局方争鹿,漫诩河山似带襟。
重瞳回处识颜卿,计相元知属老成。执法久推于定国,工诗还许谢宣城。
掖门晓色常参语,祖道秋风忽饯行。财赋东南今竭矣,送君回首不胜情。
山头团团上明月,偏与行人照离别。
月华只是寻常明,照人离愁愁思盈。
千古万古是个月,如何有愁有欢悦。
君将此理细推寻,悲欢原自由人心。
贫里端何好,欣然肯不居。
诗臞将到骨,室陋得关渠。
我懒今仍老,谁能强著书?
谈间可无子,独判一秋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