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输三十万,湖海满干戈。大略如君少,危涂此日多。
捲帘开净户,扫榻倚藤萝。玉友相期意,临风惜去波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插迥飞檐耸,淩虚叠砌危。四天栏下揖,万象掌中窥。
目力不到处,云容无尽时。尘尘皆胜事,凭槛几人知。
老去逾怜学圣难,日新程课敢容悭。细思夙昔无眠处,凉月纷纷五夜阑。
青墩相送芙蓉好。搴愁木末芙蓉老。箫鼓夕阳天。沙鸥相对眠。
中流收急桨。咫尺秋潮涨。越女浣纱归。凉风吹满衣。
每怀云林人,能诗复能画。诗摩靖节垒,画并董元驾。
大娘舞剑器,烈士歌唾壶。前朝媚没骨,允矣斯人徒。
忆自淞江下秀州,苍凉玉宇霁光浮。谁于月露双清晓,幻出琼花一色秋。
蝴蝶梦回看不厌,鸳鸯瓦冷觉生愁。凝辉绝胜吴盐巧,柳絮才高愧莫酬。
美宦少宁居,良田多赋率。曼肤白如瓠,仍防污鈇锧。
所以商山翁,深逃入堂密。蔽芾皆美枞,不睹长安日。
扬扬大逄衣,剪剪小第室。门巷既荒寒,器具犹古质。
渴即引井泉,饥或餐木实。微我异枭鸾,从人自凫乙。
平生紫芝曲,久不屈此膝。须眉各皓然,一为天下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