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行当绝域,楼望倍伤秋。地坼三吴势,江分九派流。
故山浮自远,近泪落难收。惭愧蒹葭色,閒閒映白鸥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悲秋我已化龙钟,眠食支离百感攻。不料为君添涕泪,夜窗于邑和寒蛬。
朔风嘶马动,遥想雁门秋。负剑辞乡邑,弯弓赴国雠。
黄榆连白草,河陇去悠悠。报主男儿事,焉论万户侯。
展历看除日,终年损道心。戴难带雪访,杜鲜惊人吟。
两度叨知篆,三季未买琴。白头犹逐逐,已觉错弥深。
铁蹄践踏恣疯狂,血染南京痛国殇。壮士身填沟壑满,流民泪尽路途长。
凄凉暗夜闻笳角,破碎神州走虎狼。历历兽行犹在目,子孙世世不能忘。
絮风丝日飏新晴,望柳前川学大程。浪不起花澄沼彻,云无留叶太虚清。
林间整屐闻莺语,竹外支筇数蚁行。底事春愁都减尽,新来不似旧钟情。
小艇闲撑处,湖天景物微。
春波无限绿,白鸟自由飞。
落日孤汀远,轻烟古寺稀。
时携一壶酒,恋到晚凉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