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载依师友,犹然儿女情。一从乍漂泊,不敢任天真。
客久易得罪,余常厌此身。每看勾漏令,愧作岭南人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三十年朋友,诗筒几往还。君才游宦海,我正赋囚山。
滩鶒何时下,沙鸥镇日閒。升沉踪迹异,心事却相关。
一室冷如冰,梅花相对清。
残年日易晚,夹雪雨难晴。
身计趼千绪,世纷棋一枰。
曲生差解事,谈笑破愁城。
閒眠饱食只寻常,不用人间费忖量。欲向虚空弹一指,却疑傀儡此登场。
雄辨先生第一流,向来齐物几时休。错疑吾道非糟粕,尚忆人呼作马牛。
濠上不知鱼是我,梦中谁信蝶为周。何人索得玄珠在,许共逍遥物外游。
昨夜兴未已,兹情岂偶然。三更独薄蚀,万感不能眠。
世路多陈蔡,悲歌半赵燕。高明故当厄,遮莫问青天。
剧孟不知名,千金买宝剑。出入平津邸,自言娇且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