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夜余当至,朝霜尔且行。欲向好师友,先依难弟兄。
去时生是重,归日死为轻。河上冰还薄,随人切老成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庆朔堂前花自栽,便移官去未曾开。
年年忆着成离恨,祇托春风管句来。
北客飘零恨,南游邂逅情。
几年悲赋鵩,万里想骑鲸。
月已徐徐上,云能故帮生。
吾曹重离合,可问欲三更。
尝时对月每思僧,君是僧家老惠能。破衲补成花褐暖,芒鞋踏遍碧峰层。
弥天鸾鹤从栖树,大地琉璃不用灯。驴背好诗今有几,啸声还记虎溪曾。
晦明递循环,倏忽春复秋。万古同旦暮,群类犹浮沤。
缅维古圣贤,精诚千载留。其人不可作,其名无时休。
风檐展遗书,慨焉企前修。
雄藩本帝都,游士多俊贤。夹河树郁郁,华馆千里连。
新知虽满堂,中意颇未宣。忽逢翰林友,欢乐斗酒前。
高文激颓波,四海靡不传。西施且一笑,众女安得妍。
明月满淮海,哀鸿逝长天。所念京国远,我来君欲还。
春光景媚。花褪残红炎天气。蝉噪高枝。雁叫长空雪乱飞。
四时如箭。八节忙忙频改换。满捧金彝。祝寿如同海岳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