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邦彦(1603年~1647年),字令斌,号岩野,广东顺德龙山人。南明抗清民族英雄,岭南三忠之首,陈恭尹之父。早年设馆讲学,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。明亡,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《中兴政要策论》万言书,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,中举人,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,派往赣州参与军事。1647年(永历元年)与陈子壮密约,起兵攻广州,兵败入清远,城破被捕,惨遭磔刑。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,诗文也饮誉当时,与黎遂球、邝露并称“岭南前三家”。
清和新霁,杖孤筇、野外追随上客。望去琳宫千树里,磐响乍传遥碧。
山色当门,葵花盈砌,到此尘嚣隔。衔杯籍草,赏心更拥图册。
谁道冠盖京华,偏容吾辈,泉石留行迹。醉后看松过别圃,细雨沾衣将夕。
公瑾风流,伟长词赋,此会高今昔。岑参兄弟,愿言常奉游屐。
廿年作客黄金台,有婿乘龙今归来。忽念远嫁向东越,萧然忍对残冬雪。
此时我何忆,所忆母与兄。相望不相见,两地难为情。
况母今年七十高,兄谋甘旨官京曹。潼关有家归不得,饥驱两鬓霜华飘。
忆甘奉姑宣南住,不归旬日一把晤。往来数数将车迎,家常共话欢平生。
不苦冻泥溅裙裤,但觉春风生户庭。一日夫婿下枢直,手携鹿尾称上赐。
急索箧中旧貂裘,命质香醪谋一醉。留兄共饮午窗前,此中风味殊新鲜。
半酣呼人迎我母,省识此乐真稀有。可怜年事多未完,犹道今朝二十九。
我职中馈时入厨,洗手亦复同围炉。薄暮母去坐无语,始悟宵来已岁除。
故乡胜似他乡远,我今来秦反愁惘。亦有梅花插胆瓶,依然狂雪大如掌。
当时两家俨如一,今日一身难化两。儿女守岁不思眠,事事上心犹昔曩。
白云飞处是京华,料母回头同此想。吁嗟!好花不久妍,好月不常圆。
身为既嫁女,骨肉安得长为欢。母今不归我行去,天南地北相逢难,令人念此郁郁摧心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