艳质正婵娟,韶光复可怜。能歌初按拍,学弹始调弦。
柔意才含蕙,芳心半吐莲。惟应三五夜,璧月此长圆。
广东高明人,字用儒,号海目。区益子。善为文,下笔千言立就。万历十七年进士。初选庶吉士,累迁赞善、中允。掌制诰。居翰院十五年,与赵志皋、张位、沈一贯等有旧。赵等先后当国,大相皆引避不轻谒。后调南太仆寺丞,以疾归,卒。工诗词,皆严于格律,为明代岭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图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
挥玉麈,摘春星。步虚声寂羽衣轻。閒里便淩东海去,太平风浪几多层。
众山四面合,二水南北流。
市朝亦称隐,未若桃花林。云霞掩丹壑,风泉鸣夜琴。
我欲往从之,道路阻且深。对此发遐想,窅然尘外心。
记得雄韬六诏闻,笔锋还扫万人军。信威世共方充国,文雅人能说祭遵。
别院看花移榻遍,小桥载酒坐茵温。于今玉册凌烟近,尊俎同瞻上将勋。
龙门不见鬓垂丝,莫唱平山杨柳辞。
纵使前声君忍听,后声恼杀木肠儿。
春风百卉摇,旧国路迢迢。偶病成疏散,因贫得寂寥。
倚帘高柳弱,乘露小桃夭。春色常无处,村醪更一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