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 其一

名节寻名山,四美兼二难。不知循去步,已历翠微间。

独立在物表,高视乎尘寰。斯人苦长勤,时去未知还。

高歌发长啸,连山起雾烟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雅况尊罍重,高情翰墨余。

寒窗半杯醁,老眼数行书。

旧雨故人少,因风来雁疏。

君侯独怀旧,一岁几相于。

西风吹日弄晴阴,酒罢三巡湖海深。

岳阳楼上登高节,不负南来万里心。

细声频断续,审听亦难分。仿佛应移处,从容却不闻。

兰栖朝咽露,树隐暝吟云。莫遣乡愁起,吾怀只是君。

清秋发高兴,凉月复闲宵。光逐露华满,情因水镜摇。

同时亦所见,异路无相招。美景向空尽,欢言随事销。

忽听金华作,诚如玉律调。南宫尚为后,东观何其辽。

名数虽云隔,风期幸未遥。今来重馀论,怀此更终朝。

主人今向日边归,犹有清香满谢池。

为嘱西风莫摇落,不禁憔悴夕阳时。

江上青草出,与君俱未归。

相看尽客泪,明日卷征衣。

细雨钓舟湿,乱山樵路微。

异时能裸葬,白首定相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