谪仙捉月骑鲸去,胜迹空馀采石楼。登楼望月月不见,老拳搥碎此楼休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昔岁遇异人,嘻笑谈却病;不必觅医药,不必劳祭禜。
外身而身存,此方用不竟;夜睡先睡心,百念昼清净。
心睡梦不惊,念净物何竞;水既能胜火,遂脱阴阳阱。
閒中时体验,良是养生镜;揆之圣贤教,理未金中正。
有乐亦有忧,胞与在吾性;神仙纵不死,不及吾孔、孟。
包罗万象无不载,慷慨一生谁与俦。二三字中存褒贬,五百年后继春秋。
是非已有千古论,文气长如四渎流。读公之书心向往,朝闻夕死吾何忧。
忆昔乘云觐帝傍,一时耸听凤鸣阳。
久无老子出幽谷,曾有谪仙流夜郎。
嘿似铜人姑勿论,忧能玉汝义何伤。
唾壶麈尾俱麾去,只挈随身古锦囊。
青青伊涧松,移植在莲宫。藓色前朝雨,秋声半夜风。
长闲应未得,暂赏亦难同。不及禅栖者,相看老此中。
濯锦江头,羞杀艳桃秾李。纵赵昌、丹青难比。晕轻红,留浅素,千娇百媚。照绿水。恰如下临鸾镜,妃子弄妆犹醉。
诗笔因循,不晓少陵深意。但满眼、伤春珠泪。燕来时,莺啼处,年年憔悴。便除是。秉烛凭阑吟赏,莫教夜深花睡。
屈指同心客,经年省署稀。岂皆吾道拙,或与世情违。
一醉乾坤是,孤吟岁月非。祇应罢簪绂,甘老薜萝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