允中不允中,中在虚无里。无在无无在,自见天之理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古今俱此去,修短竟谁分。樽酒空如在,弦琴肯重闻。
一门同逝水,万事共浮云。旧馆何人宅,空山远客坟。
艰危贫且共,少小秀而文。独行依穷巷,全身出乱军。
岁时长寂寞,烟月自氛氲。垄树随人古,山门对日曛。
泛舟悲向子,留剑赠徐君。来去云阳路,伤心江水濆。
赤松当日秘青囊,圯上谁知授子房。千古遗编无觅处,君家独得壁中藏。
昨日雨不歇,薄晚云未收。
更阑望天宇,云净月如钩。
晓开读书窗,日光泼双眸。
蔬饭羹一盂,起傍吾庐游。
一洗尘土昏,水竹清更幽。
问花无恙否,低面含娇羞。
验笋长几何,突角凌羊牛。
前日移新荷,常恐水盖头。
池边报平安,小叶三四浮。
竹林叫钩辀,柳阴鸣栗留。
趁晴欲双飞,更著唤妇鸠。
物适吾亦适,投筇思悠悠。
却归堂上坐,苍头献茶瓯。
儿声清且美,读书如泻油。
静里无声乐,閒中不系舟。
不知腰金公,曾识此乐不。
我生微官缚,有如冠沐猴。
长恐舍此去,永愧池上鸥。
才名振西蜀,老气益中州。
草制追盘诰,筹边动冕旒。
已令荣压角,复遣饮遨头。
千古九江恨,长随逝水流。
扁舟乘兴漫追寻,路转河回入柳阴。
拂面落花春事尽,避人幽鸟野情深。
渐无健思供吟笔,赖有寒光映客心。
日暮倚风归棹急,一钩新月挂瑶岑。
贺鉴祠前酒一杯,霜枫千里夕阳回。江山白发归人远,杵臼西风过雁哀。
许剑几人同汐社,埋云无路哭荒台。时违重惜衣冠别,肯使秦庭片铁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