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霁色澄虞山,正与游人偶。一年无多月,春三及秋九。
勿厌倾郭人,随俗悦亲友。春风若招邀,是处闹花柳。
林华竞妍新,无复有恶丑。间见丛绿中,远映红裙妇。
休云恼山谷,点缀亦可取。抠趋识壮步,屡顿验皓首。
下上相追携,从高引衣手。尚有散逸流,列石自俎豆。
老夫目中尽,未在逐逐走。况当气力衰,孤坐还可酒。
莺唤清游,蝶萦新梦,秦淮春事堪怜。恰江东才子,初驻吟鞯。
剩有南朝芳草,斜阳外、依旧芊芊。伤心处,临春结绮,都付荒烟。
嫣然。搓酥滴粉,把双声叠犯,谱向尊前。算休推兰畹,那让屯田。
只我年来憔悴,新词句、不上银笺。应输与、风流任昉,孤韵么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