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我闻仁则荣,亦复必有寿。斯语试今人,历历多不谬。
猗惟居易公,造化钟神秀。筮仕登秋台,犴狱无疑奏。
冤者赖平反,溺者赖拯救。所以薇省超,致声益以懋。
京兆顿增崇,斧钺随资授。万里屹长城,肃肃风霜透。
小范戚名尊,方叔谋猷旧。岁暮功已成,飘然拂尘袖。
优游七十春,如松老益茂。身閒事亦稀,闺壶复无咎。
白首对春晖,齐眉共欢候。况有诸郎贤,乌台绚衣绣。
人生有如此,岂不验仁厚。我为拟寿词,更愿如山阜。
正惊秋、满树风呜悽恻。卸归帆、系将小艇,慢携池上游屐。
计年来、剪灯割韭,共山茨,几度晨夕。蔗杖尊前,藤鞋天外,可堪回首,顿成夙昔。
黯然念、帝城分袂,离恨总难述。休重话、梁园弋钓,旧曰宾客。
有半折、荷风一面,乍眠柳带千尺。绕红泥、曲阑亭畔,且倒深缸溯流涤。
菱熟何时,蒲荒甚处,杜家诗思更谁觅。待君住、庾楼乘月,凭眺弄长笛。
应怜我、霜鬓半凋,醉帽檐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