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觉山洪大巡来访朱明洞天遂讲于青霞洞次来韵答之

铁桥偶挂桐江线,岂有声光答世贤。乍惊云外行骢马,再为城中辟洞天。

地判天开无此事,吟风弄月是谁船。圣途量亦无多路,都在贤人一着鞭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寒城睥睨插山隅,秋半霜风塞草枯。月转谯楼天未晓,角声吹彻小单于。

少妇试春衣,当垆出素手。五陵游侠儿,下马一呼酒。

九折湾中万斛舟,怪公随处得心休。

未应菊径关心急,聊为鱼槎尽意留。

陆子旧踪余马顶,羊公遗碣见龟头。

遥知太白无多事,醉里诗成不待搜。

何处初寒好,初寒禹凿门。遥天露崖口,轻浪漱山根。

万佛龛苔老,一灯林霭昏。渔梁杳相望,石濑夜声喧。

野饭寄峡寺,重过已三秋。虽若陟降险,颇惟临眺幽。

风翻白练带,树响黄栗留。旧宅有主人,无复识先猷。

向者之名园,老木阴相缪。青山入坐席,白水抱门流。

自倾鸡黍载,感古心悠悠。

露咽秦箫,云沉蜀镜,青门路断无人识。孰将旧事繁华,旧梦凄清,一齐付与寒螀泣。

依稀豪竹间哀丝,当筵细谱龟兹律。写出。多少王康调逸,泪痕和墨如铅泻。

回想噤苑乌啼,鼎湖龙化,落叶添萧瑟。千秋遗恨怕重提,生怜明月圆还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