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雾初牧好景开,觉山临夜有碑来。四贤后地无分别,司马行窝御史台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秋堂风露月初弦。望灵源。隐珠躔。曾许东皇,游戏了尘缘。四海声名收不得,麾玉节,下清关。相逢只说好江山。紫宸班。待公还。压帽黄花,喜映两眉间。袖里春风医国手,应不惜,紫金丹。
一别山房便十年,亲栽竹筱已参天。旧时年少惟君在,何处看山不可怜。
蜀道原无阻,灵山信不遥。草堂春寂寂,茶灶夜迢迢。
麟凤胸中藏,龙蛇壁上骄。近邻谁得住?大佛百寻高。
屋里沾裳罗一峰,门前又报竹斋翁。一年气运天何极,两叹交情日未穷。
绰约柔情不自胜,翠围红绕几层层。隔帘立尽阑干月,却讶真真唤即应。
万里春犹至,三江雁不归。经年乡信少,昨日故人非。
单父弦初绝,河阳花渐稀。宁知沧海上,东望自沾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