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泉合是吾家山,吾都吾号姓亦然。夜气凭空滴沆瀣,天鸡一叫非人寰。
自从山上流涓滴,直至南海浩连天。始知天下地脉,不能以寸而相连。
宇宙不远,人心自悬。吾欲移家于其巅,举手高谢乎人间。
床敷白云,展开愁眉来打眠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百里风帆日未中,惠山紫翠忽重重。
姑苏城外枫林寺,夜半已过闻晓钟。
京国凉生旅梦寒,思君持赠只秋兰。风尘远道怜三益,意气交情羡二难。
海内同声堪此别,吟边孤月与谁看。慇勤尺素聊相寄,会见联翩双羽翰。
日向庭闱綵服趋,天边忽下紫泥书。分铜既佩诸侯印,衣绣仍登使者车。
万灶貔貅须宿饱,九州鸿雁要安居。笑谈了却公家事,指日催归侍玉除。
蘸尾新波漾曲黄,巢痕重认读书堂,输他云路得还乡。
软语向人多蕴藉,蹴帘惊梦忒轻狂,可能衔恨付苍茫。
奇峰相对接珠庭。乍微晴。又微阴。舍北江东,如盖自亭亭。翻笑天台连雁荡,隔一片、不逢君。
此中幽趣许谁邻。境双清。人独清。采药难寻,童子语山深。绝似醉翁游乐意,林壑静、听泉声。
路转溪回草木香,有人荷笠山之阳。
定知我是金华守,笑道牧民如牧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