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广寺僧圆林送藤竹二杖作

方竹红藤来上方,入手振之声琅琅。天台有路终须到,只在衰翁柱杖傍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莲西高杵落新晴,十里湖塘潦水清。采得菱花重抛却,照人心绪不分明。

何物堪延岁,携将数卷书。到门惟有雪,浮海已无桴。

饥渴三仙字,乾坤一老儒。蓬莱如可至,或许曳长裾。

富贵功名不动心,数掾遥在百花深。先人手种庭前树,长得孙枝满地阴。

万里苍烟海气通,欲从何处望东蒙。

斜风细雨长安道,赖得分携是醉中。

刈麦思时旸,分苗望时雨。

彼苍于农人,迁就亦良苦。

好雨从东来,原田白丱丱。

老稚荷蓑出,绿缛纷可睹。

引耜骧且鸣,余欢及家牯。

连岁荒负租,颇遭官长怒。

今幸占有年,且愿给公赋。

絮酒兼灸鸡,殷勤祝猫虎。¤

自心海岸孤绝处,戒定慧香补陀伽。

观身实相净圣果,自度众生大悲愿。

一一浮沤镜本空,八万四千垂手处。

梦时捉得水中月,亲与猕猴观古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