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探源

君家在宝潭,潭中有真源。若欲求至宝,更窥九层渊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紫凤衔书下九霄,遐陬喜气动民谣。

久潜龙虎声相应,未戮鲸鲵气尚骄。

万里江山归正统,百年人物见清朝。

天教老眼观新化,白发那堪不肯饶。

幽居无限好,万物总林林。地僻琴鱼乐,门闲草木深。

文光分北斗,人品重南金。门外鹤书至,恬然不动心。

天地为庐世界宽,草堂聊寄一枝安。壁摇苍莽秦封树,门拥瑶华汉露盘。

潮落渔歌喧洞口,月光樵唱满阑干。等閒策杖循溪远,长啸无人咏澧兰。

如麻密雨不收脚,妒花恶风常打头。

那无一日好天气,只有千山供客愁。

垂杨未击金袅娜,隔叶倦听黄栗留。

南坡是处堪欣赏,把酒还当酹我不。

恒岳来何所,正当北极中。早年闻胜迹,老我谒玄宫。

雷雨流晴壑,松杉撼晚风。灵山瞻礼罢,怀古意无穷。

西风萧瑟虹桥路,江关又逢秋暮。短梦如烟,浓愁似酒,惆怅归来空赋。

羁怀欲诉,恨一瞥飙轮,载愁无数。落叶添薪,几人能识此情苦。

湘流记曾共溯。湖山佳丽地,油壁常驻。胜日欢悰,年时语笑,都化一襟忧绪。

霜绡漫抚,叹寂寂音尘。佩环何处。泪涴丹青,镜鸾慵再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