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渡溪桥,攀石蹬,寻月上岩顶。万竹玲珑,摇碎冰轮影。
凭栏不尽低回,一亭如笠,算今夜、更筹须闰。
斗香茗。轻烟吹处成丝,风细袅三径。回首红楼,隐隐一灯靓。
琼箫谱出新愁,梅花落遍,却半臂、嫩寒初劲。
九月十日风物清,登高已罢心未平。陶公篱菊正烂漫,折简招我偕酒兵。
入门就坐不及语,但见椎碎黄泥罂。须臾二客各尽醉,澜翻舌楛公无听,或为炙輠或雕龙,水可使立山可行。
狂言那可遽如许,酒力张翕神遗形。墨妙诗清公不朽,我辈碌碌牛马走。
无忧有味老聃言,多闻见诃调御口。达观在昔南华庄,梦化蛱蝶恣翱翔。
吾侪醉耶抑非梦,或有真宰酣黄粱。霜风瑟瑟摇窗竹,主人送客镫影绿。
但愁醉尉问将军,月好天街不须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