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吴提舶致书应吉士元忠

七十峰头月,青天一尺书。不逢贤舶使,那得到仙居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忽示登高作,悲怀独有君。家贫违故里,书远寄秋云。

地僻山寒早,江空猿啸闻。往时落帽兴,愁绝孟参军。

坡前一声唤,停锄认来人。且就草上坐,共话当年情。

冷月飕飕过小楼,小楼坐卧即春秋。三年空结千回梦,一水偏分两半球。

有序星辰恒运转,无端思绪自烦忧。拟于此夜漂洋去,未解素娥携我不。

商飙起西陆,倏忽为素秋。客行惜迟暮,怀归逝不留。

舟楫晨已具,送子河之洲。千里远结交,三载笃绸缪。

欢洽谐琴瑟,夙昔同衾裯。云何当乖分,私情怅悠悠。

山川绕归路,岂不思同游。俯观江汉水,滔滔俱东流。

惜哉南飞鸿,孤鸣违匹俦。别离诚难任,斯须亦何忧。

终当返旧林,岁暮共优游。

挹泰坛,紫泰清。受天命,报天成。竦皇心,荐乐声。

志上达,歌下迎。

无媒嗟失路,有道亦乘流。客处不堪别,异乡应共愁。

我生早孤贱,沦落居此州。风土至今忆,山河皆昔游。

一从文章事,两京春复秋。君去问相识,几人今白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