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泉之山何处山,山岳中脉来蜿蜒。淮海维扬作方镇,左右江湖中气尽。
孕奇产秀多哲人,三品瑶琨不足珍。势如黄河天上落,千枝万枝极磅礴。
又如君子温而厉,阴阳合德德乃备。我来仰止冲和色,远之可望近可即。
咫尺之水藏蛟龙,地脉况与江湖通。一朝乘云作霖雨,膏泽应须盈下土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不用山僧导我前,自寻云外出山泉。千章古木临无地,百尺飞涛泻漏天。
昔日菖蒲方士宅,后来薝卜祖师禅。而今只有花含笑,笑道秦皇欲学仙。
白发山翁住翠微,萝云长与护柴扉。抱琴无处寻知己,自向溪头步月归。
仙槎八月泛天河,鹤发萧萧爽气多。海角晴光收瘴雾,洞门夜色起夷歌。
枳丛百里淹仇览,铜柱千秋羡伏波。云路同升殊去住,都门分袂奈愁何。
百里长征山径纡,溪边竹里走番奴。蛮音杂沓闻鶗鴂,茅屋参差入画图。
裸体威仪存幅布,缠头修饰喜生刍。有时客至呼兄弟,一笑频斟打喇酥。
一杼流霞织锦躔,小楼凉思到云鬓。鸳针乞巧怜芳序,蛛网牵愁恨夜阑。
烟彩散,露华漫,碧空如镜泻秋寒。天河万古喧银浪,不见浮槎客再还。
文章篆籀久传芳,灰志禅门道愈光。
丰镐有心营宝刹,潇湘元意卧云房。
陶情早著诗千首,混俗何妨酒百觞。
若许宗雷重结社,愿持香火学空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