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泉之山何处山,山岳中脉来蜿蜒。淮海维扬作方镇,左右江湖中气尽。
孕奇产秀多哲人,三品瑶琨不足珍。势如黄河天上落,千枝万枝极磅礴。
又如君子温而厉,阴阳合德德乃备。我来仰止冲和色,远之可望近可即。
咫尺之水藏蛟龙,地脉况与江湖通。一朝乘云作霖雨,膏泽应须盈下土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柳陌桃蹊未易寻。梦回霜鬓已骎骎。万水千山行更远。
肠断。朱楼一桁换晴阴。
眉月几余清泪赚,菱花拍著暗尘侵。莫道人间离别久。
终有。天吴紫凤证盟深。
冠履非畴昔,丰仪尚俨然。凤池身拜日,鸠杖独归年。
笔下啼山鬼,诗成泣蜀鹃。开元旧供奉,原是李青莲。
白马长安令,投余大隐篇。封椷遗侧陋,怀袖奉周旋。
岭峤青霞上,关门紫气前。流沙他日去,稽首著书年。
欲别不别重相携,别思已逐寒云飞。飞云一去不可得,千村万落明斜晖。
回头望吴山,满目青依依。亦如送我望我去,立尽风烟未忍归。
方寸天知地亦知,昂藏胸次了无奇。
山林独乐休官早,□县徒劳见事迟。
一影浪行千万里,十年未朽两三诗。
故□□□惊陈迹,旅次传抄付小儿。
蔷薇经雨陨轻黄,芍药翻阶竹笋长。年少往来长不住,恰如蜂蝶为花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