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居红岗新楼期非游山泛湖不下呈知己

巷无车马迹,学子时时来。就床答之问,不答亦已哉。

吾以复无言,端坐同无怀。不追亦不拒,将迎不下台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徒御纷纷拥剑关,蜀人感泣送公还。欲知千里讴歌意,半在百篇文字间。

风霰道途方过阙,烟霞旌旆更寻山。重金不负扁舟约,贺老鉴湖春水閒。

洒扫东篱具菊杯,仙翁折送几枝梅。

绝怜绿萼才先去,能与黄花作伴开。

造物定应无顷刻,未霜早自有春回。

穷山似汝真何数,幸被诗人拈出来。

士卒方閒暇,清野穷昼夜;独有严令下,牧马禁伤稼。

均是百姓之膏脂,士饱欲死马偏饥;民谓纵士枵我腹,马谓借我涂民目。

民声偯,马语诽;谁解者,阳翁伟。

北山有孤松,阅历几千载。根节固铁石,枝柯蔼幢盖。

华姿沃以青,四序不迁改。山深无鸟雀,天际闻竽籁。

我欲茇其下,骋视风尘外。缥缈怀沧洲,逶迤阻瀛海。

地远不易到,扁舟欲何待。

信美登高日,宜春有旧台。花非吴地发,雁是楚天来。

郭外千家尽,窗中万壑开。此乡多旨酒,聊覆使君杯。

溯风绣节洞庭滨,作噩重逢未识真。不谓颓龄来岭海,乃承华武接星辰。

公捐累印轻于叶,我愧满襟皆是尘。从此庙堂医国去,好留肘后遗陈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