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 其二

泉山一方高,其高能几何。不能千尺耳,罗浮之丘阿。

罗浮自海岸,万丈突巍峨。以顶等高卑,未知孰为多。

此山系望远,地位累坡陀。此山可远望,紫气腾冲和。

望之已可爱,而况来登歌。即事既已高,万丈如吾何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开过山矾又一春,经年池馆雨声新。别愁与水平添涨,诗梦随花黯化尘。

觞咏忍虚垂老日,溪山应识苦吟人。未须去后怜萧寂,鸥鹭江头尽切邻。

石生故人子,袖书远相过。

趋翔有父风,步阔冠峨峨。

自言少也孤,奉亲由江鄱。

区区营甘旨,靡暇谋其他。

三十未有成,无门托丝萝。

求知走四方,慷慨成悲歌。

顾我旧朝寀,谓能激馀波。

多惭僻郡守,局趣如生何。

空持赠我句,坐合长吟哦。

方今绍唐虞,咏歌继卷阿。

举世用经术,革去辞章讹。

诏书起遗逸,草泽咸搜罗。

高爵待俊杰,世砺钝以磨。

君子务藏器,生其勤切磋。

乘时挟才策,继世收贤科。

壮怀无自忽,流年易蹉跎。

羽衣何蹁跹,悠悠坐林樾。浩歌天地间,清风共明月。

宝林双树影婆娑,普照花间系玉珂。

如此春光独憔悴,可怜只是恨人多。

茫茫尘世厌风波,但把柴门掩薜萝。

朝野交游能有几,文章气味已无多。

收书且作林泉隐,洗砚间将岁月磨。

后夜偶然逢埜叟,错看太乙重相过。

傍水连高竹,门前似渭川。雨晴看净练,风爽听清弦。

为酒兼烧笋,持竿屡取鲜。还资奉甘旨,非但乐林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