尝闻斐君子,外节以中通。虚心应霜雪,夷险无春冬。
又闻髯大人,柔外且刚中。霜雪莫之陵,雨露无全功。
以兹庇本支,不与时芳同。遥遥念先德,毋忝尔芳踪。
若欲问圣学,诣学竹与松。何以学竹松?生理一无穷。
刚通本阳德,去去成群龙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一带青山欲尽头,精蓝深处着危楼。
下无余地容车马,上有重檐接斗牛。
鸦落野田长趁晚,雁沉烟渚最宜秋。
江南好景从来少,北望空多故国愁。
高刹踞峰头,登临俯一州。斗城当寺立,弓水抱村流。
云白禅机静,霜青古木秋。尘劳何日息,常向此间游。
神物铸成干将手,三尺苍龙半夜吼。七星吐焰烛银潢,魍魉潜藏白猿走。
将军匹马来疏勒,手握寒光边塞黑。赠将海内有心人,风吹一片无情色。
半行籀文不可认,血花点点荆卿恨。平生慷慨思报恩,尊前睚眦何须问。
月生西海上,气逐边风壮。万里度关山,苍茫非一状。
汉兵开郡国,胡马窥亭障。夜夜闻悲笳,征人起南望。
驱车庾关道,上有文献祠。飞甍依绝壁,磨藓认穷碑。
梅亡岭尚名,猿去洞还疑。不念去者寡,宁知来者稀。
金鉴悟唐帝,朗照识胡儿。改容谢小友,软美非所宜。
朅还展二忠,千秋良并兹。
陈思赋雒神,飘缈动霞津。当年不可并,千载孰堪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