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公青云器,鄙人长系匏。九载面石壁,烟霞与游遨。
知匪适时韵,世网忽复遭。天官开胜会,满座皆贤豪。
人豪事自胜,蓬瀛何必高。作者已七人,伊予惭续貂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手麾日三舍,身驭月重轮。
始是岷峨秀,前无社稷臣。
向来无破斧,何用更洪钧。
只使江淮草,明年不作春。
余为田舍翁,世上最贫穷。家中无一物,启口说空空。
旧时恶知识,总度作师僧。和合一处坐,常教听大乘。
食时与持钵,惟我一人供。
一昨城北遨,得兴起我病。梅岭识霜林,枫江认烟艇。
深行忆畴昔,冥搜吝俄顷。西瞩列仙家,东睇老禅径。
不闻迁莺声,但见行雁影。再读贻我篇,思与云路永。
云收烟霁。见澹月疏帘,芳心欲碎。声断玉箫凤远,秦楼如水。
凄凄画角残更迟,香篝冷、熏消鸳被。孤灯昏照,三星惨烈,阑干徒倚。
叹寂寞、长门深闭。红于泪染,黄花憔悴。展掩西风寒悄,归期垂切。
花笺难缀离情味。记行云、驰神千里。鸾音盼断,阳台梦隔,踌躇无寐。
清钟静室破寂历,灏气空山生泬寥。
长林风送润水急,聒枕宛似春江潮。
吴楚躬亲历,关河事熟谙。客居淞水上,乡梦越山南。
豹变知无及,龙钟愧不堪。有时扶短策,去就老农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