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亭诗

逍遥上九华,洒落山中央。中央在何处?山水围书堂。

中坐得中心,中道靡狷狂。有如诣道者,广大极高明。

幸逢贤郡主,导我从施汪。施子撰杖履,凌空步中冈。

道夫起中亭,倒影临天光。昊天及明旦,游衍共出王。

人人有泰山,毋曰让未遑。我诗●崖石,千秋永不忘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去程烟草妬蓝袍,越绝天文宝婺高。

五两樵风船画鹢,九秋犀烛鹭翻涛。

吴监煮海通关赋,陆橐收金析利毫。

仙酎油囊鲈鱠洁,未妨馀暇左持螯。

连峰浩奔驶,登高见如环。佛寺初不见,窈窕藏隈湾。

入门忽金碧,百尺飞孱颜。穹梁跨阴壑,涌殿开中峦。

螺旋上塔顶,俯视心骨寒。吾徒乐一眺,始作财力殚。

想当伐石时,万杵殷千山。净虚屈雄鸷,化人岂求安。

崇基有陀毁,成亏谅不难。惟有太古水,盘洄出人间。

马卿一别四经春,裋褐萧萧入梦频。闻道东来犹未见,每因西望转伤神。

鬓丝禅榻风流在,竹色茶烟夏景新。何惜灵岩与徒步,尚疑消息未应真。

昔人赓诗不赓韵,韵恐不与事相关。

后人未得诗中趣,赓得韵来夸甚难。

相逢索我一梦吟,我欲可以呈孔颜。

若要夜间无恶梦,朝朝心镜好频看。

十年在羁旅,未尝忧别离。

如何与君辞,怆如失群麋。

君才非我俦,语默皆可师。

温温霜天裘,细细当暑絺。

不劳绮绣文,自然适时宜。

嗟我百无补,不异面有眉。

既乏视听功,宁免耳目嗤。

君行值重午,高花发榴葵。

荆人击鼍鼓,舟楫挟两旗。

当时怀沙心,后世为水嬉。

作歌赠君别,秋风以为期。

夷羿射九日,共工触不周。龙伯连巨鳌,伯鲧湮洪流。

贪嗔起一念,乃与造化仇。力穷固难继,身灭将谁尤。

巍巍轩辕帝,问道崆峒丘。唐虞守无为,四灵毕来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