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白社分携忆岁时,招邀此地即蓬池。山家几变仙灵在,秋色将分鸟鹊知。
大药不传丹灶火,远心应共白云期。清光容易留杯底,肯惜更阑席更移。
城中少乐事,日日走尘土。
因循嘉节过,春物遽如许。
驾言游近郊,及此新过雨。
梨花雪飘零,麦脚浪掀舞。
伤心梅已叶,慰眼杏初吐。
荒凉入古寺,迢递行两庑。
耽耽巨入阁,擐甲硕且武。
出门诣支径,信马踏江浒。
小舟呼未至,危亭憩方午。
长江渺无际,远岫明可数。
舟中更奇绝,一视隘天宇。
深流风浩荡。浅岸石龃龉。
水凫贞自适,修竹不知主。
摇摇打鱼艇,丁丁造船斧。
林疏见官道,路转失前浦。
奇观非一状,四面皆可取。
斗酒不妄倾,佳处辄自举。
杯盘渐狼藉,野蓛旋烧煮。
夷犹兴未尽,落日挂村坞。
归涂绕城隈,醉眼迷处所。
卧柳久知名,败屋费撑拄。
轻盈楚宫样,何事腰伛偻。
临风发浩叹,空响答人语。
吾亲俱老矣,君羹未尝睹。
聊为半日乐,少慰一生苦。
馀年愿长健,彩服看儿女。
此外吾何求,穷通任天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