途中寄督学蒋道林与留山居罗覃宋诸子

内顾传声与道林,留居诸子快登临。此中真境无穷在,一洞无如一洞深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作别已半百,得书无二三。飘零各天外,摇落共江南。

此去仍加远,相思转不堪。怀哉对床约,老矣折腰惭。

白莲池上觅仙踪,曾听攒眉夜夜钟。七十年前灯火地,东寻无路白云封。

客行钩始悬,此夜月将弦。川澄光自动,流驶影难圆。

苍苍随远色,瀁瀁逐漪涟。无因转还泛,回首眷前贤。

托根虽异所,飘叶早相依。因风若有便,更共入云飞。

畏折绵霜已不胜,加工寒里立威棱。

争明日月天无色,遏住江湖晓作层。

欲倚为山忧晛见,不如吟柱得诗能。

规恢可但滹沱事,只任贤能也中兴。

椿年七十二回新,蓬矢桑弧记此晨。

养就丹砂无上药,已超诸数自由身。

中年道路趋真境,外物功名委世人。

今夜空庭香火罢,定应星斗识天真。

十载従公鬓似蓬,羡公英气老犹充。

生时别得星辰力,晚岁仍加鼎灶功。

世事不堪开眼看,劳生渐恐转头空。

问公试觅刀圭药,岁岁称觞此日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