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郑孔新还增城

绕樵为樵湖,樵在湖中央。谷口有子真,一曲无知音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客里元正最可怜,就他香案礼苍天。懒拈蓍草占新岁,频对菱花忆去年。

仅有邸翁分席拜,不如野老着衣鲜。百年草草浑如此,且醉残梅了目前。

季夏苦积阴,泥径殊窘步。彼姝水花红,媚此晴色暮。

邂逅小山桂,才洗仙掌露。相携斋阁来,不著丹铅污。

杲之与黄香,胡为此同聚。向来古锦九,散落不知数。

吟肠久荒涩,幽赏但默喻。殷勤吴市仙,能供岩壑趣。

诗味淡愈佳,交情凝有素。我愿同茑萝,得与长松附。

貌出绿珠倩影斜,为君稽古倒流沙。当年万里封侯者,携得此君入汉家。

夜梦东坡公,分我龙脑香。

玉指撮冰雪,佩之鞶带囊。

江湖衰老踪,十度游寻阳。

始入紫极宫。勉和琼田章。

太白实首唱,继以双井黄。

此诗岂容续,束纭侪朝阳。

孺子可教欤,驭风来帝傍。

跛鳖傅羽翼,恍惚追龙骧。

文通五色笔,尚为文字祥。

公名蔽天壤,让敢邀余光。

再拜眉山集,一上秋声堂。

何处堪避暑,林间背日楼。何处好追凉,池上随风舟。

日高饥始食,食竟饱还游。游罢睡一觉,觉来茶一瓯。

眼明见青山,耳醒闻碧流。脱袜闲濯足,解巾快搔头。

如此来几时,已过六七秋。从心至百骸,无一不自由。

拙退是其分,荣耀非所求。虽被世间笑,终无身外忧。

此语君莫怪,静思吾亦愁。如何三伏月,杨尹谪虔州。

平湖漠漠来孤艇,远树冥冥见一灯。

翁媪隔篱呼稚子,岂头犹有未收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