谒石翁墓三首 其一

哲人久已逝,山水有遗光。履地益怀人,况此埋玉乡。

登山勿采松,采之恐枝伤。临水勿汲源,汲之流不长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所立未如温太真,讵宜跬步暂忘亲。

乃知峻坂驱车者,有愧高堂扇枕人。

绿柳红葵满宪台,清渠碧沼断尘埃。城头雨过天无际,高鸟孤云自往来。

诸子皆蠡管,惟聃说大方。其隅四无有,于道两相忘。

未易五车尽,难将寸矩量。楚辞迷极际,柳对昧中旁。

鸟止丘何小,蜗争角许忙。更须参孟叟,归宿要知乡。

曾向溪南看艺麻,竹杠兜子一肩斜。

秧苗尚短仍含谷,荷叶才高已上花。

蚕屋柘烟朝焙茧,鹊炉沉火昼薰茶。

而今风雨成抛绝,卧听西园两部蛙。

何年此招提,近在芝掌侧。巉岩耸苍空,云雾蒙绝壁。

相传千岁僧,于此寄畴昔。提携酌春酒,况乃社日逼。

俛仰天地间,一笑讵非得。

我从淮上归,君向海澨去。

安知无几舍,邂逅不相遇。

颇知飞空云,到月不得附。

月行既不留,云亦值风故。

诚知会合难,岂是忘所赴。

我虽蹑新屩,心不舍旧屦。

谁谓若世人,食瓜思弃瓠。

君南我赴北,日见阳雁度。

兹欲远寄首,雁行高且骛。

但诵金石言,於时傥无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