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女前身谢自然,及笄将相二十前。无藏不见是女身,女身不见见一天。
父母许聘欧郎贤,指挥甫袭身即捐。贞心分定合卺先,号泣于归守柩筵。
誓死相从永不迁,呼天扣地怜为怜。有司闻之表其门,风动四省人人传。
吾尝缔观节烈编,未成妇斯罕闻焉。龙江宋时吴贞女,李子亲迎溺渡船。
吴誓不嫁心日悬,化为姮娥月娟娟。又为牛女天河边,引虹为桥济江魂。
至今桥跨龙江川,兹可媲美无赧然。差可媲美无赧然,煌煌女德父母全。
过而不过谁云偏,啸也歌者老甘泉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回首欲婆娑。淡扫修蛾。盈盈不语奈情何。应恨梅兄矾弟远,云隔山阿。
弱水夜寒多。带月曾过。羽衣飞过染余波。白鹤难招归未得,天阔星河。
之子南方去,环声过霅溪。
桃花春自睹,药草雨遍齐。
法座高秦望,迦音满会稽。
何时开六叶,一为止儿啼。
老蚕作茧自缠裹,不肯生前只麽休。
却后百年牢记取,满身明日桂花秋。
修真客,守弱志须刚。金鼎满添留命药,玉炉频爇洞真香。
心境总清凉。
通玄妙,独据法中王。诸魅群魔俱炉灭,三阳九气用兵强。
触处露堂堂。
问舍求田计未成,登临搔首愧平生。联名丹阙浑无望,招隐洪崖久寄声。
短笛长歌樵牧事,浮云流水古今情。相君许借容安住,拟向南阳约孔明。
昨日流莺今日蝉,无端世故苦相煎。长安多少封侯骨,雨打风吹过少年。